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工业设计>> 学术平台 >> 权威聚焦

权威聚焦

当代世界中的艺术家教育——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朱迪斯·伯顿访谈(一)

作者:朱迪斯等     来源:工业设计杂志     时间:2019-10-30

1572244726121814.jpg


此访谈由伯顿教授于2018年6月15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访问期间所做的一场讲座采编而成。


  • 我们的学生和过去不再一样了吗?


我想必须认识到一个现实,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与之相随的就是我们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是很不一样的。可以想想,今天的学生相比五年前,在很多方面已经大相径庭了。现在走到艺术院校的很多学生,往往都经过了高中的学习,但在高中时他们的学习方法往往是老师给出标准答案,他们学会的就是别人提出问题后,记住老师告诉他们的所谓正确的答案,在他们记下之后会参加考试,但是考试的目的是来测验别人告诉他们的这些正确答案,如果记住的多分就高,如果记住的少分就低。换言之,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所谓的学习,考察的只不过是一个记述、复述事实的能力,而没有涉及一个学生对世界进行反思,进行个人解读的能力。


当然,这种教育对学生的好处是肯定存在的,它能帮助学生记住很多的事实,但我们也都知道,人的记忆是会衰退的。


在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之后,学生走入了大学的校园。这时候因为他们的思维定式,他们与别人的评比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一个问题上谁记住的答案更多”,或“对于一个问题我有没有记住所谓正确的答案”上。但在大学的生活当中,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对于很多的问题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而且对于很多问题的解读也不是只有唯一、固定的视角。在大学的教育过程当中,很多的学生们都会听到老师告诉他们:“你们要学会去询问,去创新,去创造,要有想象力,要有思辨的能力,无论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哲学的角度,要进行深入的反思”。但这些技能是孩子们在高中的时候根本就不具备的。所以,上了大学之后,他们就会觉得非常的不适应,因为过去他们的学习轨迹一切都是有定数可言的,但现在他们面前所面对的是未知和不确定性。


因此,有不少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因为不适应而出现精神崩溃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在美国,包括在中国,一些孩子因为这些不适应,不知道自己在学术上,艺术上的个人身份应该如何界定,这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身份危机”。因为出现了危机,他们会变得比较迷茫。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在美国的院校中心理辅导师的数量越来越多。



  • 艺术院校的教师要如何了解一年级学生的身份转变困境,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改变学生从高中进入到艺术院校后的发展轨迹?


我们都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高中阶段受教育方式的局限。但是现在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我们知道,大脑是由神经元构成的,神经元就相当于一个个节点,它们连到了一起,通过各种交织互动方式形成了记忆,并且能够生成多元化的记忆。同时,我们也知道,构建思想的过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我们对外界所见、所闻、所感,以及身体所发生各种动作的影响。基于上述的认识,我认为要帮助站在艺术人生起点的这些大学艺术新生完成艺术阶段的华丽转身,就一定要先思考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探寻物质材料是如何影响一个艺术家思维的。作为艺术家,在运用一项材料时,具体运用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所折射出的是由一系列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所呈现给我们的想法和感觉。另一方面,艺术家在使用不同材料的过程当中,材料也会作用于艺术家的大脑。通过对大脑沟回壑所进行的作用力,让我们在无形当中有所发现,对过去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又进行反思,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例如,一个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你让这个艺术家描述自己想到了什么,这个描述往往是非常宽泛的、天马行空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维过程,是因为一方面他眼睛所看,手上所感觉到的这个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他的艺术创作和探寻的过程;另一方面,这个艺术家本人所具备的基本功和艺术技能,又使得他在运用这些材料的时候,能够赋予这个材料自己所特有的特性。简言之,艺术创作的过程,好像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平台,或者进行创意思维构建的实验场,在这个实验场地上,艺术家的身体、心灵和材料进行相互对话。与之相关的第二个问题,涉及我们如何来看待知识,技能在呈现艺术知识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这里,知识可以是艺术家的一种个人经历。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艺术家会调用个人的经历,它可能是已经经历过的,也有可能是创作的过程当中一些新的发现、接触材料过程当中新的感悟。在很多艺术院校当中,很多老师都会担心孩子在高中阶段接触到关于艺术方面的知识太少,接触到相关的学科也太少,但老师往往不太会关注除了相关学科之外,或与学科相关的人文学科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这里涉及哲学、社会、道德、美学。如果在这方面关注不足的话,就意味着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以艺术课堂作为艺术创作实验场,能够享受到或能接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只关注本专业的学科,而不考虑其他学科知识,会极大地影响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影响学生今后学习的体验过程。


解答第二个问题,大家对于什么是技艺、技能,以及技艺对于我们形成的艺术知识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进行过很多的探讨,而且已经意识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中,技能与技术往往是指一些基本规则、或是一些公式化的能力和技巧。在学习之后,往往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构建的方式也基于历史的经验,或者是经过实践认可的。这是我们过去对于技术的一个界定。但现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新成长起来的这些艺术家对于过去公式化的技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在他们看来,现在这些技能应该是多维度的,更加丰富的。现在在他们的技能储备中,很多是我们几年前可能没有想象到的一些技能,现行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地渗透到艺术院校当中。其实,在中国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学生们对新时代的新技术的应用也进行着探索。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看待技能的视角也得跟着发生一些变化,我们看待技能的时候,不能再简单地将技能区分为某些特定的技术学科,如水彩、素描、石膏、雕塑等等。而应该认为这种技能应该是更加广泛的,一个人的技能不应该被某个特定的学科所固化。随着人的不断成长,我们的技能不仅会提高,而且掌握的技能也会越来越多。在我看来,作为成年人,我们具备的技能是有着多层次网络的。我们学到一个新的技能,好像就在我们的技术储备库里搭建起一个新的图层,但图层与图层之间并不是致密叠加的,而应该是松散的,即我们将已有的技能和新学的技能与技术进行融合创新。这并不意味纵向深度的学习不重要,对于做艺术的人来说,只有基础牢固,再加上纵深方面的学习,艺术才会有自己的深度,而不只是专注某一项技能。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待这个技能的时候不应该总是专注于艺术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而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反映出的是人怎样的一种经历,怎样的一种体验。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技能储备才会越来越多。


1572244764350752.jpg



  • 我们如何看待过去和艺术史?如何用新知识、新材料,有深度和有创意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构建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模式,并将这些材料转化成与思维息息相关的作品?


如果说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运用技能的方式和运用材料的方式与选择,我们看待艺术品的视角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很多人在这种思维影响之下,对过去历史的价值观提出了质疑,对于历史和过去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进行反思。过去很多年当中,在西方院校中的课程设置里,认为历史或艺术史是从过去到现在,及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在艺术史介绍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的是基于古物、古代,或者是某一历史时期的艺术品的思考和重新的演绎。二十世纪出现了现成品艺术,近些年在艺术创作中,新技术、新媒体应用也越来越多,这就给我们当代艺术家形成了思想的断层。过去我们特别强调艺术史,现在有些人觉得有了这么多新的技术或现成品,他们自己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就不再那么紧密了,或者他们就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历史的束缚。在这种影响之下,在西方,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院校的一些学生,都觉得现在这个年代自己有了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可以创新,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法。老师也会鼓励学生追求自由,发散思维。


但是今天的西方教育界也对于上述现象进行了修正。因为无论从艺术家实践的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不得不让人们反思:彻底断开我们和历史的连续性是否正确?已经有不少人认识到,没有所谓真正的心灵白板或者所谓完全不受历史束缚、没有历史牵绊、不受过去历史影响的绝对原创。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很多人也开始对历史进行了重新的反思,从认识论的角度和实践的角度询问保持与历史间连续性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历史指导现在的实践。我现在在中国的艺术院校和中国年轻艺术家身上也都越来越多地看到了这种探寻,看到这些艺术家如何通过挖掘历史,思考历史来指导现在的艺术实践。


和上述质询的过程同期发生的还有一个变化,那就是过去我们看待艺术品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所谓权威解读,如策展,人往往会把自己的理解呈现给各位观众。现在,在美术馆中,观众对艺术解读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在这样渐行渐进的过程当中,我们听到了越来越多来自于不同背景的声音,也听到了更多女性代表的声音。这个过程是一个追本溯源的过程,也让我们能够听到在过去的制度之下听不到的声音。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了世界各地不同地方文化的声音。这都挑战了我们过去既有的固化观点,我们看待历史的视角也变得更加丰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对于过去的历史进行了后现代的重新定义。这也意味着我们把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历史更好地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联系并不像过去历史以时间作为线索进行演进,而是更多的形成了经纬交织的网络,每一个观点就代表这个网络上的一个节点,每一个观点又通过这张网络联系在了一起,让我们能在过去和现实之间进行对话。刚才我说到的所有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到我们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艺术史的讲授方法。



  • 应以何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艺术史时看到,艺术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维度的交织着人类各种经历和体验的,对学生的艺术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产生怎样的指导意义呢?又需要怎样的指导方式? 


 其实在过去很多年当中,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在中国,艺术院校的教学工作往往采用面授法、老师指导学生的方式。老师告诉学生怎么做,我们下一步做什么,一切都是有规则和依据的:比如怎么使用色粉笔、炭笔、水墨,如何进行雕塑等等。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所运用的各种技能都是文艺复兴时期传承下来的,对这些技艺的学习是为了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大家比较认可的、所谓相对标准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对老师和学生进行等级区分,老师在上,学生在下,老师教学生怎么来做,而学生的责任就是记住老师教授的这些规则,经过联系之后再将它以所谓正确的方式传递下来或呈现出来。换个角度来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他们运用的技能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今天的艺术院校允许学生有想象力、创造性的解读,但在过去的体制之下,创意必须是基于这些既有的技能和规则。


我之前解释过,人的思维是有着很大拓展空间的,我们如何运用材料,或者材质本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一件作品的感知和创作,而且我们所获得的这些新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反过来给我们的想法表达提供更多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不能在延续过去的教学模式。因为现在进入到西方艺术学院的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可能具备了过去我们所不具备的生活经历,有些人已经接触到了全球艺术市场,比如有些人参加过群展,去看过国际双年展。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了经历,会质询、思考。他们带来的思考也决定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方式来看待艺术。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让我们没有办法以过去的方式再来定义艺术。


下面,我不禁要提几个问题,也是我们作为教授艺术的老师必须去思考的:第一,如何能够帮助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调用自己此前的经验、生活的经历,另一方面又让他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和艺术创造,是不能和艺术的历史和过去割裂开来的;第二,我们如何让学生调出自己的经历与想象力,以既深入又灵活的方式来接触各种不同的创作素材和各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第三,学生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如何来培养学生以批判的眼光不断地审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的习惯和能力。第四,作为老师,从身心和实践角度,我们又需要什么样新的技能来帮助学生,以保证其在完成了第一年艺术学校学习之后,在分科之前,已经具备一些最“基本”的素质。这种“基本”在我称之为“表达素养”或“表达储备”的技能。它应该是有深度、灵活度的,而且要建立在自己对艺术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之上,以保证这些知识、技能在未来的艺术表达上给他们提供指导。


在我看来,我们现在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学生的方式是“对话式”的指导。换言之,我们会指导学生对自己特别关注的问题提出疑问,然后通过追问的方式来引发授课的老师调用自己现有的艺术储备和学生进行对话,以推动学生的思维和实践,朝着有创意的方向进行发展。这种对话往往不只是涉及某一个学科。实际这对老师来说是个更大的挑战,因为一方面老师要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对他进行不断询问。所以,老师也需要调用自己知识储备之外的很多经验,要求老师需要不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肯定难度相对于以前更高,而且一个老师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最后才有可能在上课的时候更有信心、驾轻就熟。虽然难度更高,这种教学的方法也有着两大优势:


第一,通过和学生不断的交流,老师对学生的思想会非常的清楚,在学生艺术之路上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诊断;

第二,这对老师来说也是挑战,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因为学生带来的这些问题往往是新的,他没有碰到过的。这种教学方法确实相对于过去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说我这节课要教什么。但它确实更有创意,更有想象力,给教还是学的双方都开启更多的可能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在我们学院自己的学生毕业展上,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新成果。


1572244802393869.jpg



  • 新一代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储备,以何种方式构建知识,来满足学生在传统艺术工作室内及跨界创作中出现的多种需求?存在所谓的“基础”吗?如果存在,它是什么?


现在我们先简单地探讨一下,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教育中存在的差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过去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说是专业型的技术人才,对于他们的教育也往往采用学徒制的方式。学徒制中有少数人不仅成了艺术大家,而且成了在各方面集大成之人,比如莱昂纳多·达芬奇。他不仅在艺术方面的才华出众,而且对于解剖学、科学、工程学都颇有建树。艺术院校成立之后,艺术生的培养方式往往实现了专业上的细分,艺术生各项技能被人为地划分成了油画、素描、雕塑,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美术”。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们会发现,好像美术和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设计艺术似乎有渐行渐远之势,因为很多人认为,这种手工艺品和一般意义上的设计缺乏原创性。但最近,特别是过去5—10年当中,对于艺术院校分科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质疑。当然,带来这种质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第一,学艺术的学生自己的体验感受不一样,他们对于学校所教授课程的期待也改变了;

第二,全球艺术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第三,技术的发展影响;

第四,学生对于自己在毕业之后的职业生涯的预期也发生了变化。

综上所述,人们对艺术进行分科教育也有所反思。


面对着这种情况,现在有不少艺术学院,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现在都在重新探寻艺术、技术、设计和手工艺之间的关系,过去以学科作为划分的课程设置,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形成了综合式的课程或综合式的项目,往往会涉及多个学科的技能和要求,而且以时间为基础,开展的时候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探寻精神,好奇心和大胆的想象力。有人可能过去会担心,这样一综合起来,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性了?这个专业的边界会不会就变得模糊了?实际上,现在艺术院校的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一旦这种单一的学科秉承着这种开放的精神,能够接受来自于其他学科的资源,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延伸,那么这个学科不仅不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反而会变得更加的丰富,在概念上变得更加的复杂,内涵上也变得更加的细化。其实,艺术各个学科的分课本来就是人为的,如果我们能打破这种人为的界限划分,我相信就会产生出一些新的知识。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有不少艺术院校除了在教授艺术课程之外,也会开设一些商科的课程,写作类的课程,还有关于博雅教育,人文领域的课程。比如在有些艺术院校会让学生选修哲学、心理学,以激发学生批判式的询问精神、质疑、评估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看待艺术的时候,不只是单单看待艺术的学科,而是让他们把艺术当作是一种社会学科,当成是有实践性的,企业家精神的一项活动。


在这样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以及手工匠人已打破自己原来从事的行动领域,慢慢的自己也参与到了其他行业当中,在市场上他们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他们在艺术方面培养出来的基本技能过硬,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艺术院校的教育过程中能对他们进行心灵上的升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发出他们质询和追问的能力,这些素质恰恰适应了现在市场对新产品的不断需求。刚才问到的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时代之下,我们需不需要特别基本的,特别重要的工作。在我看来,作为艺术学校,我们在认识到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指导一年级新生走上艺术之路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可能性,作为教学人员也应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学生走好这段路。 

  

第一,作为老师,我们怎么样能够帮助一年级这些艺术学科的新生调动自己的艺术体验,让他们在进行艺术实践的时候,一方面能够调动自己的艺术体验,知道艺术是个人的,同时,又不会把艺术和传统、过去割裂开来。

第二,如何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感觉,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以有深度,有灵活性的方式来应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素材。

第三,我们如何让学生在创作过程当中,对自己的艺术作品进行反思,进行批判式的质询。

第四,作为教学人员来说,我们在自己的智力、心灵和实践层面又需要做出一些怎样的努力,以保证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级这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能够具备一些基本的个人表达素养,不只是浅层次的,是要有一定深度的,能够自主学习,具有一定灵活性,保证他们以后无论选择了什么样的艺术发展道路,都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力,有能力走下去。


未完待续



朱迪斯·伯顿(Judith M. Burton),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梅西讲席教授,艺术与艺术教育系教授、原系主任,艺术与人文学部原主任。曾担任波士顿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伯顿教授还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资深专家、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董事会成员、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资深访问教授、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朱迪斯·伯顿出生于英国伦敦,198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95年,她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研究中心。1996年,她在纽约哈林区创立艺术特色示范高中——传承学校(Heritage School)。伯顿教授的主要著述包括《艺术对话:教学语录》《视觉艺术教学》《跨文化对话》等。她曾获得美国Manuel Barkan 优秀研究写作奖、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Lowenfeld 艺术教育终身成就奖、国际艺术教育协会Ziegfeld 国际艺术教育服务成就奖等。2015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授予其Eisner终身成就荣誉获得者,表彰其对美国及全球艺术教育领域的贡献。



wode

本期主题栏目

2019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专题报道

产品设计、学术论文等

欢迎订阅


投稿方式

《工业设计》杂志官网(www.gysjqk.com)可在线投稿

关注微信.gif